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浙江时空律师事务所施杨浩大律师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先进事迹也上了台州日报头版头条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07-22 浏览次数: 【字体:

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两家, 全市665个行政村(社区、居)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

临海:民主法治风遍拂乡村 

 

加强法治台州建设

本报记者洪 洁

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家,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23家、台州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05家,已命名各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巩固率100%......

近年来,临海市通过实施“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拓展基层法治实践,高质量推进创建工作,形成了各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候选梯队。 临海市司法局局长陈新说:“2019年,临海力争新增台州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30个以上,有重点地培育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提前实现‘七五’普法规划中基层法治创建的目标任务。”

“大道理”转为“地方话”——

法德文化建设有声有色

7月15日,古城街道司法所所长徐海勇一大早就来到许墅村,一边和村干部聊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条“中国梦·法治路”的规划,一边走进法治电教室当起了暑期“放映员”。

以方溪水库移民动迁工作为背景的法治微电影《苍水方心》、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海道情演绎的《新宪法人人传》等本土法治文艺作品“点播”量最高。

“临海人自己的戏,看得懂,记得牢。”村民陈阿公指着微电影《苍水方心》笑着说。

许墅村地处古城街道西郊,近年来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在规划村庄建设的同时,坚持党建引领,厚植普法绿地,如今,一个“可听、可看、可互动”的法德文化景观带在村里渐渐成型:绵延百余米的“法德文化景观墙”,办公楼里摆上了“普法台”,阅览室里设立了“法治读书角”,文化礼堂里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节目常常上演……

“许墅村的法德文化建设是打造‘法韵临海‘特色法治文化培育项目的一个缩影。”临海市司法局法制宣传教育科副科长干兢介绍,“‘七五’普法以来,临海法治宣传教育普及率已达到99.5%,广大农村依法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崇尚法德已成为千年古城的底色。

家门口的“法律专家”——

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谢谢施律师,帮我看《民事赔偿起诉书》,省去了再跑一次城里的麻烦,家门口就有‘法律专家’,真是便民又贴心!”近日,括苍镇长潭村村民陶某在该镇便民服务中心法律服务工作窗口感激地说。

每周二、周四上午,律师施杨浩和他的同事都会轮班来到括苍镇便民服务中心值班,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这在临海,不是个例。

2017年6月,临海市司法局牵头协调29家该市相关涉法部门,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创新设立法律服务专员,为老百姓提供“问法说事”新平台。

如今,随着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该市19个镇(街道)均建立了坐班制的法律服务工作窗口,全市665个行政村(社区、居)实现法律顾问100%覆盖。

不仅如此,针对部分镇(街道)小微企业集中的情况,该市组建了“临海市青年律师联盟”,为助推区域经济转型提供全程、专业、优质的法律服务。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